发布日期:2023-09-08
陈晋教授入选北师大地学部“最受研究生欢迎的教师”+ 查看更多
陈晋教授入选北师大地学部“最受研究生欢迎的教师”
+ 查看更多
发布日期:2019-04-12 10:19
浏览次数:482
提名理由:
陈老师温柔可爱,自身科研能力强。高屋建瓴看问题,培养学生认真负责,指导方向很明确,以身作则,以心换心,生活上很关心,学业上多指导,思想上勤交流,团队风气良好积极向上,师生间关系和睦。培养出众多优秀学生,取得多项成果。
微访谈
1、您的导师对师门学生指导的常用方式有哪些?频率如何?
陈老师指导学生通常有“办公室讨论”和“组会”两种形式。组会的固定频率是每周一次,办公室讨论的频率根据研究进展而定,有时候会一周多次。
在办公室讨论时,大家会在白板上写下自己的想法、思路,写满再擦,擦完又写,讨论得非常深入。在每周的组会上,一般会有3至4人汇报研究进展及遇到的问题,陈老师当场指导,大家在一起积极讨论,互相出谋划策,每个人都受益颇深。
2、在上述的指导方式中,师门学生感觉最有效、最受益的是哪一种?为什么?有何实例可以证明?
“办公室讨论”和“组会”两种方式都非常有效,让师门学生受益匪浅。以每周的组会为例,学生汇报完研究进展后,陈老师要求每人都要提出问题或给出建议。一是为了提高组会质量,促使同学们认真聆听,使汇报后的讨论更积极热烈。而汇报人也能收到高质量的反馈,及时发现知识盲点和易被忽略的细节,完善报告内容,更好地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;二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科研意识,使学生在遇到新的科研成果时,第一反应是寻找问题、主动学习,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。
3、请简述导师给您(或师门学生)留下印象最深或者感触最深的一件事。
我们去西昌出差时,陈老师带我们去山上考察。刚开始大家都以为他会带我们打车或者包车过去,没想到陈老师最终是带我们坐公交车过去的,刷新了大家之前对名导的认知。我们曾以为,像陈老师这样的大牛出门一定是以车代步的,没想到他还守得一颗初心,勤俭节约,能坐公交就绝不打车,并且身体力行,以身作则,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。
陈老师还有一点让我们印象深刻,他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,经常发问,对自然界保有充沛的科研热情。平常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他也能问出新意,问出原理,问出科研新点子,并且通常还都能指导学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。陈老师对科研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,对学生又总是关爱有加,是我们真正的良师益友,学术导师。
分享到: